逛完黃金又富貴的聖馬可大教堂之後,
望向旁邊廣場南側的鐘塔 (Campanile San Marco)
在西元 912 年建成,在1514 年修築為現在模樣,是威尼斯最高的建築物。
從前鐘塔外也曾有燈塔、瞭望台的功能。
但太淺的地基加上風吹雨打和海水侵蝕,終於撐不住而在 1902 年倒塌。
重建後的鐘塔和以前的外觀一模一樣,當然要把重量減輕並且加固地基囉!!
其實那時候都忘記問是否能上去了,聽過曾倒塌,大概也是這個原因所以沒有上去的衝動了吧!
後來看到本團的攝影大師夫婦分享,原來可以以買票搭電梯到頂端(€ 8),從他們的攝影作品就知道其實從最高角度來觀賞威尼斯真的很美呢!!!!
沒有上去看也沒關係,我們用著旅人的心態來探索威尼斯的一顰一笑囉!
廣場上也有守護神
到處都是觀光物小店,不過這邊的特色是琳瑯滿目的絢麗面具
還有另一個特色是蕾絲製品
超級夢幻又精緻的蕾絲書籤,€5的價錢實在是下不了手XD
漫步水都時,發現另一側的嘆息橋,無人相擠拍照的感覺好愜意.....
走近一點看,有沒有看到另一邊的橋上滿滿的都是人?
老公的自拍角度越來越棒囉!
從橋上望向另外一側,就更有水都風情囉!
沿途還有看到完全以水鑽打造的遮眼面具
亮眼的折射讓我的相機也瞬間眼瞎對不到焦啦!
老公說他很愛這款,有蒙面俠蘇洛的感覺^^
逛著逛著其實就快迷路了,經過某個小拱門後...
發現前方有個也是哥德式+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小教堂,當時還不清楚這是什麼教堂,後來查才知道是聖薩卡利亞教堂Chiesa di San Zaccaria
聖薩卡利亞教堂裡面像是藝術寶庫,收藏著一些當時威尼斯最著名藝術家的藝術作品;
也被譽為威尼斯最適合拍照的教會建築之一。
因為當時不知道教堂的名稱,門上的標示拍下來才方便查資料囉!
進教堂映入眼簾的不是金碧輝煌的富貴風格,而是充滿濃濃藝術氣息的萬種壁畫,入內後感覺自己變成文藝青年了呢!
北牆的第二座聖壇裡放有殉道者聖扎卡里亞斯(zacharias)的遺體,
旁邊就是一座小博物館的入口處,進去要€1,無奈我們到這邊時已經5點整,教堂的人員正準備要離開了,裡面的是12世紀於此處建造的羅馬式教堂的一個部分(舊教堂區)
牆上的聖母畫看起來非常的慈祥,跟總督府看到畫作的不相上下呢!
在左邊的第二座聖壇上有喬瓦尼·貝利尼創作的《聖母瑪利亞和眾聖徒》,被認為是威尼斯最偉大的聖壇背壁裝飾畫之一。
貝里尼的晚期風格是能將複雜而和諧、安詳又莊嚴的宗教特質完美地溶為一體,又帶點朦朧感。
當時還有人投錢打燈其上,讓我們有幸能進看一睹大師的真跡,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超級幸運的呢!
原來這邊是公元9世紀所建造的小教堂,而教堂的地窖一直保留至今,重點是地窖中仍存著埋葬於此的8名共和國總督。
看完介紹後,才發現這座教堂地位也蠻崇高的,只是大部分的團不會講到這麼深入,適合教徒或有興趣的人來好好研究囉!
欣賞完內裝超多藝術畫的教堂後,老公眼尖的發現隔壁商店,「這不是你天天在嚷著要採買的蕾莉歐嗎??」
哇!!!!!!!!!!
馬上入內瞧瞧....
裡面居然還有繁體中文與台灣工讀生,
實在是太親切啦!
馬上衝回飯店拿取購物清單,沿途還順便招攬同團的友人,大採購囉!
由於採買的數量非常的龐大,親切又可愛老闆送了我們成山的試用包,有空再放上戰利品的大合照吧 !
兩個精緻的灰色袋子是威尼斯限定版的環保袋唷,親愛的小紅袋裡面全部都是試用包
完全沒在考慮飛機限重的兩人採買完已經快過集合時間了,飛速的扛著沉甸甸的戰利品去集合吃晚餐囉!